操作控制条件,包括曝气强度、污泥停留时间、污泥负荷、操作压力、温度、进水性质组成等。Z.Ahmed等〔采用间歇过滤法试验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分别为20、40、60、80d的工况下膜感染的情况(Condition),研究表明:污泥停留时间为20d时的膜生物污染速率要比60d时的快,随着SRT的增大,污泥阻力呈减小趋势(trend),在SRT较小时,胶体粒子对膜生物污染有重要影响(influence)。纪磊等运用3套有效容积9L的并列运行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进水组成对膜污染的影响。研究表明,系统缺氮和缺磷时,污泥絮体的相对憎水性和膜的憎水性增加,使得膜和污泥之间的憎水相互作用增强,加速了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吸附或沉积,同时系统缺氮还会引起污泥中丝状菌(fungus)数量增加,致使膜污染阻力增大。
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性质,包括污泥浓度、污泥颗粒大小分布、污泥表面的电荷性、胶体粒子以及溶合性有机物大分子、胞外聚合物、溶解性有机物、混合液的黏度(viscosity)等。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外形像纤维状,具有自支撑作用的膜。它是非对称膜的一种,其致密层可位于纤维的外表面/如反渗透膜,也可位于纤维的内表面(如微滤膜和超滤膜)。对气体分离膜来说,致密层位于内表面或外表面均可。ShuangLiang等研究(research)了SRT分别为10、20、40d的工况下SMP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。研究表明:SRT越短,则SMP在反应器中的积累越明显,越有可能(maybe)对膜造成污染,然而膜过滤几乎对SMP没有作用。孟凡刚等采用有效容积12L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性质的污泥对膜污染的影响。研究发现:EP
S、SM
P、上清液胶体(Colloid)颗粒、污泥混合液黏度(viscosity)、相对疏水性、Zeta电位均对膜生物反应器的渗透(Osmosis)性能有显著(striking)影响,其中EPS是影响膜污染的根本原因,是MBR膜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(factor)。